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2025年对应的公历日期是5月31日。它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后因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当地百姓划船驱散江中鱼群,以免它们啃食屈原的身体,后来演变为龙舟竞渡。如今,龙舟赛是一项集竞技性、观赏性和团队精神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鼓声震天,桨影翻飞,场面热烈壮观,已传播至世界各地。

       吃粽子是另一项核心习俗。粽子是用箬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内裹红枣、豆沙、鲜肉、蛋黄等馅料,再用线绳捆扎成三角形或长方形,蒸煮而成。吃粽子同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百姓将粽子投入江中,以防鱼虾侵害其身体。如今,粽子已成为端午节的标志性美食,南北风味各异(北方多甜粽,南方多咸粽),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与家的味道。

       端午节还有悬挂菖蒲、艾草的习俗。人们将菖蒲似剑、艾草似虎的植物悬挂在门前,或用其煮水沐浴,认为可以驱邪避疫、祈求健康。佩戴香囊(内装芳香中草药)和系五彩丝线(长命缕)也是常见习俗,寓意驱虫避瘟、保佑平安。

       此外,部分地区还有饮雄黄酒(现已少用)、跳钟馗等习俗。端午节不仅是美食与竞技的节日,更是一个集祭祀、祈福、避邪、防疫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大节。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了其重要的文化价值。端午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生命观念和对自然的敬畏。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