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是每年12月4日举行的中国国家性节日,旨在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日期——1982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法治里程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等。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

       国家宪法日的核心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包括:

  • 宪法宣誓: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彰显宪法权威。

  • 普法宣传:通过讲座、展览、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宪法知识。

  • “宪法晨读”:中小学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宪法部分章节,从小培养宪法意识。

  • 媒体宣传:报纸、电视、网络集中报道宪法故事、典型案例,营造尊法守法的氛围。

       国家宪法日不仅是法律工作者的节日,更是全体公民的法治教育日。它提醒我们,宪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公民的选举权、言论自由、受教育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都源于宪法的保障。同时,遵守宪法和法律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设立国家宪法日,体现了中国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它推动了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