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

植树节

        植树节是每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国法定节日,旨在动员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植树节始于1915年,最初定在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将其逝世纪念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继承他生前积极倡导植树造林的遗愿。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决定,将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

        植树节的核心活动是义务植树。在这一天及前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学校师生、解放军指战员和广大市民会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人们在荒山、荒地、城市公园、道路两旁、校园、社区等区域,亲手栽下一棵棵树苗,如松树、柏树、杨树、柳树、梧桐等,为大地增添新绿。

        设立植树节的意义重大。森林是地球的“肺”,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大规模植树造林是应对气候变化、防治土地荒漠化、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手段。通过植树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尽管植树节只有一天,但其倡导的环保行动是长期的。许多地方会组织“认养树木”、“保护古树名木”等活动,让植树护绿成为日常习惯。植树节不仅种下的是树苗,更是种下了对未来的希望,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Leave a Comment